思源黑体
前段时间有一个让我挺激动的消息,由 Google 出钱,Adobe 出面,联合几个公司共同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泛 CJK 字体,Adobe 这边叫做 Source Han Sans,Google 那边是 Noto Sans 的一部分。
听到这个消息,我首先想到了是总算有合法的中文 Ultra Light/Extra Light 字体可以用了。在这之前,中文我只有方正字库里边的纤黑之类的还不够细的字体可用,很多时候都不得不使用日文的字体比如 Axis Std。但是因为日文字体的中文字形不全,而且简化规律不一致,有时候只能对文字做出无奈的权衡。比如我原来首页上的那一段陶渊明的诗「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」,就是花了很多心思才凑到可用的。而且毕竟是没有经过授权,于理不当。至于可以通过不同磅重来区分层次,这些倒早已不是问题了——毕竟这么多年都过过来了。
Source Han Sans 本来我已经克隆了 repo,但是 Adobe 提供的编译工具在 Linux 和 Windows 下都没能安装上,所以还是下载了编译好的 otf 字体。Google 那边的 Noto 字体族本来也准备下回来看看的,但是因为上网手段不够科学,100 多 M 的压缩包怎么都拖不回来,只好作罢。
从试用的情况来看,目前首先感觉到的是字体名称的混乱。此次 SHS 分多钟语言分别发布了字体,还有一个整合几个语言的版本,整合版默认显示日文字符,在网页字体指定中只能使用 Source Hans Sans CN,显示为思源黑体 CN。此外该字体还不能在 XeLaTeX 中使用,听说已经有人提交了补丁。最后关于字形,感觉还是冬青黑体更好看。
不管怎么样,思源黑体虽然是中文字体的一大步,但要普及还有很多步要走,除了技术比较先进,很多程序现在还不支持 otf 字体以外。在用于网页的时候,因为体积原因不好作为网络字体来用,而且因为字体名称和种类很多,写 font-family 的时候需要加上很多字体。因为这么麻烦,我反而觉得不用管什么最佳黑体显示实践了,直接上 sans-serif,让用户使用自定义的字体,就像目前新浪微博和知乎都是这种方式。在真正需要使用这个字体的时候,上图片和加 fallback 文字。
新做的个人页面的标题和导航就使用了这个字体,标题是 ExtraLight 而导航是 Ligh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