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bian 安装手记 2

上次使用虚拟机的时侯北航的 Debian 源不知为何挂掉了,于是只能用外边的源来更新。日志写完之后才听说是可以用的。——我自己设置 deb 源的时侯填错了也不奇怪。校内源的速度不是校外能比的,看着虚拟机里边几兆几兆的下载,我决定直接装真实系统。于是就在计算机上划出 30G 的空间,安装了真实系统。

最开始装的桌面套件是 KDE,但是 KDE 的权限管理很严格,所有的图形程序都无法运行,于是 Dolphin 无法 mount 我的 NTFS 分区,自然也打不开我之前存放着的 H3C 上网客户端,不得已,退回到 WIN 下把客户端拷到了 U 盘里。

本来想要安装的是 iNode 的 linux 版本,那个版本有一个图形界面,比较直观。但是屡次安装都提示 libncurse 库找不到,无奈,第二次回到 WIN,把另外一个命令行客户端拷上。但是执行安装的时候还是出现了这个错误,于是我怀疑是不是真的缺少了什么库。用 CDROM 源安装了各种各样的 C 库,但是还是无法成功。又是 WIN,联网,查看网上的说法,说是 amd64 系统中需要安装 32 位兼容库,它们都是以 lib32*打头的。于是 apt-get 安装了那个库,提示缺少另外一个 libstdc,但是我已经安装了新版本,看来是用特定的版本的,于是最后无奈原路返回上网找了这么一个特定版本。经过如此反复地重新启动,我花了 2 小时的时间总算上了网。

KDE 桌面在我的虚拟机上跑起来不快,但是我认为在真实系统中应该还是会很流畅的,但是结果令我有点失望,KDE 的反应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。而且播放视频的时候居然会卡。于是在安装软件的中途,我决定更换成 Gnome 套件。其实着一个操作完全用不着重新安装操作系统,只需要把 kde 的包给删除了换上 gnome,再设置默认登录界面即可,但是这样修改完了之后还是感觉不舒服,于是擦除磁盘重新安装。

第二次安装与配置还是挺顺利的,毕竟有了前一次的刻骨铭心的经验。但是折腾了一个小时之后我突然发现,系统没有声音……这个问题其实挺严重的,我先是去板载声卡芯片厂商 Realtek 的官网下载了驱动,但是安装过程中由于缺失 alsaconf 无法安装。查看了网上的讨论,说是这个程序已经不包含在 Squeeze 当中了。按照 Debian 的 WIKI 的说明,安装了 alsa 的几个包,打开 alsamixer 调节了音量(似乎不调节的话就是静音),总算出了声音了。

这次安装最后的悲剧在于,安装了 ATI 提供的闭源驱动。原本以为这个驱动会不错的,但是重新启动之后就进不了图形界面了,而且这个驱动还不包含卸载程序。Debian 没有系统还原,但是有命令行 Rescue 模式,只是我不知道要 mount 什么设备加载什么驱动才能够上网,而不能上网的话,有些包就下不下来了。的确可以又以 WIN 启动然后再慢慢找说法,但是我还是觉得重装一遍更快捷。

于是现在我是在第三个安装当中写的这篇文章。Gnome 界面虽然不好看,但是还是很省心的。至于 Ubuntu 中的种种特效,其实是 COMPIZ。

最后,安装的时候要把语言选择成为 en-US,这样的话之后在命令行下即使 locale 不对,也不会出现中文只能显示成为小方块的错误。至于添加简体中文,对于 KDE 程序来说有专门的 zhcn 语言包,gnome 只需要用 dpkg-reconfigurationlocales 命令,重新启动即可。

目前在使用的输入法是 fcitx,感觉用默认词库的效果还行,听说 Sunpinyin 也不错,以后再尝试。

古い星の光 僕たちを照らします 世界中 何も無かった それ以外は
自豪地基于 React.js Gatsby.js 驱动 | RSS 订阅可用
内容基于 CC-BY-SA 4.0 授权 | 评点或斧正可以 在此提交 issue
2013-2024 鏡 @ がんばらないプロジェクト / 夜ノ森工房